EDVVE79465BRFREF5ECE

 

OKAPI 推薦

  •  

    文/諶淑婷2014年10月16日

    學生對社會現況不滿而出聲抗議,這股純粹的理想主義性讓學運成為社會可貴的改革動力,經歷了今年三月的太陽花學運,九月香港學生占領中環行動仍在持續中,無論這兩場運動如何被批評與質疑,不可否認皆提醒了當代學生關注社會議題、參與公共事務,以及探索民主的重要。 然而1949年的四六學潮沒有帶起

內容簡介

  一九四八年後,國共政治鬥爭在台灣蔓延,中共地下組織迅速在曾經活躍過的、廣泛的桃、竹、苗貧困客家農村中發展。台灣客家系貧困農民與進步知識份子,在此時毫不猶豫地投入了台灣左翼運動,並且作出重大的貢獻與犧牲。

  黎明華、劉雲輝、張南輝、羅坤春、謝其淡和蕭道應便是六位投入左翼運動的客籍人士。他們懷抱著理想投身社會改革,卻踏上坎坷險峻的生命路程。

  本書藉著他們六個人的故事,述說台灣客家人投入改革的情形,也呈現出一九四0、五0年代的台灣政治風貌。

◎作者簡介
一九六0年生於台灣苗栗,一九八四年輔仁大學法文系畢業。一九八七年三月,進入《人間》雜誌,開始進行「二二八」及「五0年代白色恐怖」的台灣民眾史採訪與報導寫作。一九九六年十月至一九九八年一月,擔任TVBS「台灣思想起----關於五0年代白色恐怖受難者電視紀錄片」節目製作人。現居苗栗鄉間,繼續為「五0年代白色恐怖」歷史的調查、研究與寫作。

書籍著作:《沉屍、流亡、二二八》、《幌馬車之歌》、《日據時期台灣的學生運動,1913-1945年》(時報)、《白色恐怖》(揚智)、《尋訪被湮滅的台灣史與台灣人》(時報)《人間正道是滄桑》(苗栗文化中心)、《共產黨青年李登輝》(紅岩)、《天未亮》(晨星)、《麥浪歌詠隊》(晨星)等。

詳細資料

  • ISBN:9574555550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6k菊 / 14.8 x 21 x 1.7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姑娘、荷爾蒙與臉書起源 關於臉書,市面上已經有了兩本熱賣的圖書,只是都有些年頭。 一本是2009年出版的《偶然的億萬富翁:性、金錢、天才和背叛的故事》,作者本·梅茲除了和扎克伯格同為哈佛校友之外,並沒有任何其他關聯,而書中相當多的資料都來源於哈佛校園刊物《緋紅》對於臉書和扎克伯格的公開報導。 湊巧的是,這本書很快被導演大衛·芬奇看中,改編為電影《社交網絡》。2010年上映時,臉書公司幾乎萬人空巷般所觀看了這部電影,而扎克伯格走出電影院後,難以遏制地怒斥這部影片充滿謊言。 《社交網絡》顯然不應被視為一部關於臉書的紀錄片,不過是部好萊塢電影,但它卻成功塑造了大眾對這個年輕富豪的印象:渴望獲得姑娘們的注意力是哈佛青年扎克伯格建立連接20億人社交網絡的初心。但這顯然是扎克伯格難以接受的。 在《社交網絡》上映的第二年,由《財富》雜誌科技主管編輯大衛·柯克派屈克主筆的新書《Facebook效應》也上市了。柯克派屈克為創作這本書時採訪了128個人,其中包括扎克伯格,但並不包括關於那場著名的剽竊創意官司的三位原告。 《Facebook效應》出版正值臉書蒸蒸日上之時,柯克派屈克儘管努力試圖讓自己的敘述顯得客觀中立,但在他還是不自覺地參與了矽谷造神運動:扎克伯格被描述為「專注而有遠見」的領導者,「有堅強的意志去面對競爭」,以「他的自信,幽默和無私」吸引著女孩,而他評價臉書也不吝讚美:「它不止是大,它更讓許多人從中獲益」。 對於臉書來說,《偶然的億萬富翁》過於獵艷獵奇、東拼西湊,而《Facebook效應》寫的還是5億用戶時代的臉書,無法反映最近十年所取得的驚人成就。 老江湖、套路和亞馬遜評論區 眼下,連線雜誌特約編輯史蒂文·利維在出版的《臉書:內幕故事》一書可謂天時之作,從風格和基調上看,該書當之無愧地可以視為《Facebook效應》的準官方續篇傳記。利維在書中後記中也高度評價其對「臉書創立前五年極有價值的觀察」。 這兩位大筆桿子對臉書的景仰之意不分伯仲:利維在2006年就認識了扎克伯格,比柯克派屈克更早,臉書也為列維提供了更多的採訪便利,他甚至獲準可以自由出入臉書的辦公樓,以便可以更加近距離觀察這家公司,獲取寫作靈感。 扎克伯格給予列維的特殊待遇,也源於列維在美國科技圈的老資格。他在美國科技圈浸淫三十餘年,《華盛頓郵報》曾恭維列維是「全美首席科技記者」,他此前曾擔任過《新聞周刊》的科技主筆、高級編輯,並創辦過黑色頻道(後被《連線》收購),同時也曾為《紐約客》、《紐約時報雜誌》等許多知名媒體撰寫專欄文章。 既是老江湖,利維為臉書寫傳記,也如法炮製了他十年前他出版《在The Plex:Google如何思考、運作和塑造我們的生活》時的老辦法:被報導公司為其打開方便之門,而列維只需用它的妙筆為之投桃報李。 這本還散發著油墨味、尚未被翻譯引進到中國的《臉書:內幕故事》,選取了扎克伯格2016年造訪奈及利亞的一幕作為開頭: 「介紹是多餘的。扎克伯格是全世界最有名的面孔之一。他是臉書的執行長,這張全球最大社交網絡擁有20億用戶,差不多一半以上的網民都在用臉書,這也讓扎克伯格成為當今世界第六大富豪……當他走近這間教室、走近這個城市、走近這個國家、走近這片大陸時,沒有人不充滿期待。」 儘管你未曾親自聆聽扎克伯格的開示,但從列維的這段文字里可能已經讀出那味兒。 在將近十年後,利維如果還拿捏著柯克派屈克當年那個調子,再出一本關於臉書「內幕」的圖書,讀者可能就不一定買帳了。上市不到兩周,在亞馬遜《臉書:內幕故事》(Facebook:The Inside Story )用戶評論區的第一條,就是來自艾倫·格林斯潘的一星差評: 「史蒂文·列維為了寫這本,2018年11月5日在舊金山採訪了我。我希望他發布當時的採訪錄音,因為到目前為止我所讀的大部分內容實際上都是不準確的…..自從2019年5月31日起,史蒂文給我發電子郵件說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進行事實核對…但是我從來沒有任何其他人檢查任何事實的消息……採訪而來的新聞未必都是新聞,可悲的是,這又是一起企業宣傳。」 ... 艾倫·格林斯潘可能是美國最知名的臉書死對頭,他在2003年曾建立一個針對大學生的名houseSYSTEM的門戶網站,自稱曾又名臉書。格林斯潘在推特、Quora上的簽名都直書「臉書發明人」。2019年6月,格林斯潘在出席國會聽證時說,2004年,他就警告扎克伯格先生,這樣的門戶網站可能會成為「隱私噩夢」。 雖然這篇差評在目前所有讀者點評獲贊數遙遙領先,誰又保證格林斯潘所說就是真相呢。 批判止於封面照片,但人們更關心如何成功 從寫作角度看,《臉書:內幕故事》一書的「內幕」,遠非傳統新聞調查中指涉的「扒糞」。如果一定要找一個內幕,那應該就是這本書的封面――一個破碎的臉書logo石雕――這也是整本書的全部隱喻和批判所在。 列維所定義的「內幕」的真實含義在於,他採訪了數十位臉書的高管,由此獲得了一種內部人士的視角,來回顧這家公司在過去十年狂飆猛進的歷史,列維重在解釋,而非批判。列維在書中就曾寫道,扎克伯格之所以如此看重增長、國際擴張和利潤,他是出於過度樂觀而不是自滿或貪婪,本質上,還是為了追求那個連接全世界的目標。 作為美國知名科技作者,利維遺憾的是缺乏一個普通用戶的視角來看待臉書對社會、對選舉、對年輕一代成長所帶來的更廣泛的影響。受限於這種內部人士視角,《臉書:內幕故事》自然無法聚焦當下臉書所面臨的最大的挑戰:如何保護用戶的隱私、如何確保這種權力不被濫用。 相反,列維對扎克伯格隱私觀「洗腦」了,書中,列維寫道,扎克伯格告訴他「人們可能認為我們侵犯了隱私。但我想說的是,我們進行了隱私創新,臉書提供了一個新興的私人或半私人的空間供人們自我表達、聚集討論。」這真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扎克伯格自稱創新了隱私,而列維則重新定義了內幕。 老牌媒體對此書多持批判態度,固然有臉書與傳統媒體歷來劍拔弩張的關係有關,但更多的是依然是處於該書對關鍵性問題的迴避和淡化。 《紐約時報》刊登的娜塔莎·辛格的書評稱,「儘管這本書也列舉了臉書面臨的問題:一連串對用戶隱私的侵犯、放任國外勢力在其網站干預選舉,不過這些內容在全書主要出於備註和附錄的地位,並非重點……《臉書:內幕故事》只說了這個內幕的一半,這是一趟報導的浮光掠影之旅,但並不是一次深刻批判思維之旅」。 英國《金融時報》的書評文章則認為:「該書以承認臉書正在推動新的創新――從臉書約會到數字貨幣項目――而告終,而扎克伯格則繼續不理會關於其過去行為的任何道德質疑。」 但老派書評人可能是多慮了,人們研究扎克伯格的成功都來不及呢,哪裡有時間去批判。就像扎克伯格說的,「真正的故事可能很無聊,不是這樣嗎?我們坐在計算機前寫代碼也只有6年時間。」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OAEkDAy.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243070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北屯缺乏食慾看什麼科西屯頭部發麻看什麼科豐原頸部緊繃酸痛看什麼科
神岡口內疼痛看什麼科 大里體溫控制功能異常看什麼科 網友都推薦到這間中醫診所豐原頭暈看什麼科 太平區胸部壓迫感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網友都推薦到這間中醫診所潭子口內疼痛中醫推薦 豐原缺乏食慾改善中醫診所 把脈超神的中醫診所北屯容易冒汗看什麼科 南屯口內疼痛治療中醫 問診詳細有耐心的中醫診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qg31fz28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